《水利信息化》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

 
来源:水利信息化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0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都离不开资源开发和利用,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气层中的有害气体越来越多、臭氧漏洞不断扩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多,这些都导致全球降水量受到影响,使我国各个地区出现旱涝风险的可能性增加,这就对水利工程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降低洪涝灾害对区域百姓造成的不利影响。

1 水利信息化的概念与作用

水利信息化是在水利工作的基础上引入信息管理技术,以提高水利工作的效率。信息化管理是现代水利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论述中指出了水利行业“互联网+”的发展路径。目前,我国许多水利工程已经开始使用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通信技术等。多种信息技术在水利防洪抗旱工作中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改善水利工作。效率和效益,并充分体现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价值。目前,这些信息技术在水文监测,日常数据管理和信息传输中的应用效果比较明显。例如,现代水利工程中的GPS技术利用电磁波信号来测量水利工程,具有精度高、效率高的优点。

2 防汛抗旱中水利信息化的应用措施

2.1建设信息数据共享中心

防洪决策过程需要各种数据和专业知识作为决策支持,决策者需要快速获得各种类型的信息。但是,由于在处理灾难事件时受时间和地点的客观限制,数据通常会丢失并且无法及时获取。为此,有必要建立一个信息和数据共享中心,以消除信息壁垒,并提供一个专业交流和联系的平台,以讨论和参考其他成员收集和分析的知识。通过信息和数据共享中心,决策者可以共享数据和信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共同针对某个问题进行决策和研究;通过联合协商,可以制定更加合理的防洪抗旱计划,以提高决策的可行性。在汛期,可以实现防洪技术知识的共享,节省数据查询时间,提高防洪工作效率。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来提高工作效率并整合行业资源。

2.2完善防汛抗旱工作管理系统

建立数据库,通过整合大数据,建立信息查询,专家数据库,案例数据库等系统,可以借鉴以往面对灾难的经验,更好地提出解决方案,进而提高工作效果以及数据收集的效率。特别是对于洪水和干旱较多的地区,通过标准化的管理系统,可以使该地区的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根据当地情况提出针对不同地区的解决方案,协调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减少重复工作,提高防洪抗旱的效果。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培训相关人员,确保对系统的有效支持。。

2.3卫星网

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无线电波,在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使用的无线电波频率为微波频段(300 MHz~300 GHz)。卫星视频会议系统主要用于在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指挥中心与各级民政部门以及灾害现场的协调沟通、会议会商 。与其他通信技术相比,卫星通信技术具有许多独特优点,包括:①覆盖范围广。卫星通信覆盖面广,适合于站点分散、面状分布、远离城市和公用电信网覆盖不到的边远地区组建通信网,作为水库及水文测站的通信手段尤为合适。②建设投资省。卫星通信不需要建设中继站,无需建通信铁塔,一个卫星地面站造价还不及一个微波中继站建站投资的1/4。③安装调试便利。卫星地面站设备轻便,天线口径小,架设方便,安装及调试的时间也很短,可用于防洪抢险现场的指挥调度,是应急通信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可靠性高。除卫星转发器外,传输线路上没有中间环节,各个小站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可靠性高。⑤传输质量好。卫星数据传输速率可达2048 kbps以上,误码率优于10-7,话音的误码率优于10-6。⑥抗水毁能力强。与地面通信系统相比,卫星通信受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水灾害损毁的概率小,单站点故障不影响其他远端站或全网的正常通信。利用卫星通信的优点,结合水利系统防汛抗旱的业务特点,可将卫星通信网作为防汛抗旱会商系统的备用通信信道,提升会商系统的可用性,还可在紧急情况下通过卫星链路召开临时视频会议,以解决突发事件现场无公网覆盖情况下的音、视频传输问题。

2.4无人机在水利行业的应用

(1)随着产业链配套逐渐成熟,硬件生产成本将大幅下降和市场价格的降低,各种专业的应用软件也在趋于成熟和完善,市场关注度不断攀升,专业级无人机市场呈现巨大的潜力,消费级无人机的客户群体越来越越多,各个细分领域将不断扩大,客户规模呈现大幅度增长,在抢险救灾、国土资源、防汛抗旱、能源、水利工程、环境监测等领域将会得到更加深入、广泛的应用。

(2)无人机对水库、河流、湖泊的连续不断监测,可以获得监测水范围的实时变化情况,通过获得的一系列基础数据、影像资料等,通过专业的软件分析研究可以逐步实现水域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从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利用无人机技术可以进行水土保持的研究,水利监测与水利管理。水情监测、河道走向、水库监测、洪灾区域检查等,在发生灾情时还可查看水毁桥梁、淹没区域等情况

3 结语

近年来,随着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一系列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相继应用于各个行业。作为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项目,防洪抗旱工作需要纳入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提高应急响应水平,实现更有效的防灾减灾。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在数据管理,信息传输与共享以及相关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讨论了防洪和抗旱信息化的应用,其结论可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1]毛晓华.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21):180-181.

[2]汪志雄.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J].时代农机,2019,46(11):42-43+45.

[3]米玛桑珠,张文.水利信息化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陕西水利,2019(03):147-148.


文章来源:水利信息化 网址: http://slxxh.400nongye.com/lunwen/itemid-55201.shtml


上一篇: 我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思考
下一篇: 电力工业论文_基于小波AlexNet网络的配电网故障区段定位方法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水利信息化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